2月17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相关制度规则,全面注册制时代来临,沿着“试点先行、先增量后存量、逐步推开”的路径,我国资本市场注册制改革加快推进。 全面注册制的实施落地,标志着我国新股发行制度逐步走向成熟,也开启了资本市场的全新篇章。股票发行注册制将在更广阔的空间发挥其制度优势,促进资本市场更好发挥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在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据中国证监会发布的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相关制度显示,此次发布的制度规则共165部,其中证监会发布的制度规则57部,证券交易所、全国股转公司、中国结算等发布的配套制度规则108部。内容涵盖发行条件、注册程序、保荐承销、重大资产重组、监管执法、投资者保护等多个方面。 全面注册制改革以信息披露为核心,审核注册机制公开透明可预期为前提,构建了错位发展、功能互补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从详细规则来看,全面注册制呈现四大亮点:一是缩减公开发行审核流程,有效改善优质企业融资环境,激发市场交易活力,拓宽直接融资渠道,进一步提升我国资本市场服务动能;二是改进信息披露制度、建立常态化退市机制,要求充分披露业务发展过程和模式成熟度,披露经营稳定性和行业地位,深入推进中介机构廉洁从业建设,保证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完整;三是完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制度,各市场板块上市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统一实行注册制,完善重组认定标准和定价机制,强化对重组活动的事中事后监管;四是维持主板现行投资者适当性要求不变,对投资者资产、投资经验等不作限制,交易机制更加市场化、便利化。 在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之外,注册制改革在经济转型方面亦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当前,我国产业升级、企业改革任务愈加紧迫。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有利于提升资本市场的包容性和开放性,亦有利于高成长、高新技术、具备足够研发能力或创新能力的优秀企业获得更包容的上市机会。在注册制的推动下,股权融资的模式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环境,以新能源、信息科技等领域为代表的新兴科技产业将获益于全面注册制,同时也有利于传统产业升级与国有企业体制改革,持续提升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引领投资者践行长期理念 全面注册制时代下,新的交易规则下会对投资者会带来哪些影响一直是市场所关注的核心要点。 虽然此次交易规则维持主板现行投资者适当性要求不变,对投资者资产、投资经验等不作限制,但实际上对投资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的交易机制和“优胜劣汰”制度引导下,类似过往“炒新”、“打板”、“追概念”等高风险策略或将不再适用。 具体来看,新股上市前5个交易日不设涨跌幅限制的。该规则将限制“新股连板”、“盲目炒新”等投机行为;引入价格笼子机制,买入(卖出)申报价格不得高于(低于)买入(卖出)基准价格的102%(98%)和买入(卖出)基准价格以上十个申报价格最小变动单位的孰高值。该规则将限制证券大涨大跌,限制“盲目打板”,同时亦可保护中小投资者;新增严重异常波动情形交易信息公开机制,披露新股首个交易日买入、卖出金额最大的5家会员营业部名称和买卖金额。该规则意在完善交易信批制度。 新的交易制度引导投资者由过往短线、炒作、投机等高风险策略向长期投资、价值投资方向转变,要求投资者需要具备更强的企业定价力、观察力和判断力。对个人投资者而言,需不断提升对行业板块长期价值的判断能力,对企业财务报告的阅读能力,以应对日趋复杂的市场环境。同时,个人投资者也需树立长期投资、价值投资观念,不断提升投资知识水平和风险防范意识,审慎决策;对机构投资者而言,需要其进一步提升专业程度,加强自律管理,成长为成熟的市场参与者。同时,一部分投资者亦将进一步向机构集中,使得资本市场投资者机构化进程加快。 从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历程来看,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始终是市场长效机制稳定发展的基石,而我国全面注册制改革的落地将能更好地发挥基石优势,为市场参与者们提供“一方沃土”。随着投资者专业化进程加快和投资端改革的加速推进,未来,上市公司和投资者共同着力,遵循长期投资理念,有望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持续提升资本市场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助力改革平稳落地。
|